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

音樂之父 – 巴哈1

音樂之父 – 巴哈 1685~1750

生平簡介:

1685年,約翰.塞巴斯坦.巴哈(Johann Sebastian Bach)出生在紹林吉(Thuringia)省的埃森納赫(Eisenach,今之東德)。
巴哈一家,在十六世紀初即以成功音樂家的身分馳名於德國北部,在年輕的Johann Sebastian初露光芒時,巴哈一家已享有盛名。
在孩提時代,巴哈即擁有過人的嗓音,並在教會及學校合唱團中擔任要角。
他很早就開始從事創作,他早期的作品(如為管風琴寫的《前奏和逆奏曲》[Preludes and Variationss]等)是在他十七歲至二十歲間完成。
對巴哈而言,管風琴是極佳的創作對象,他自己不僅是各種教會音樂的愛好者,同時也被認為是當代最優秀的管風琴手之一。
因為他的成長與教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他不論在歌唱或彈奏教會音樂方面均可謂行家,在安斯坦的波尼伐士教堂他被任命為管風琴手(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),並為其主日學課寫了許多令人驚歎不已的歌唱作品,這些作品算得上是此類作品中首屈一指的。

在巴哈一生中,常被指派一些位高權重的工作,包括到威瑪擔任威廉.安斯特公爵的宮廷樂長,以及在柯坦雷奧博王的宮廷內擔任樂長。
最後的一個職位是在萊比錫擔任湯姆斯教堂之合唱長,可惜生活並非一直舒適安穩。
巴哈早年深受當時名管風琴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(Buxte-hude,I637-I707)的影響,他甚至放棄在安斯坦的職位,尾隨此大師學習。
在四個月中的 「不務正業」引起了頂頭上司的不滿,不只是因為他消失無蹤,而且在他回來後又寫了一些不尋常的音樂,對當時的人而言,他的這種寫作風格實在太前衛了而無法被接受。
因此巴哈離職前往威瑪,以獲得更多的藝術自由。此間,其主要工作是宮廷風琴手及室內樂演奏者,在職的最後三年叉成為宮廷管弦樂團的首席(Konzertmeister)。
「威瑪時代」初期,巴哈創作了一些他最有名的管風琴作品,包括神乎其技的《C小調巴沙加亞舞曲與賦格》(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)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